隨著養狗人士的增多,隨之而來的問題也逐漸顯現,越來越多的“狗咬人”事件頻頻發生。記者認為,一根“牽狗繩”不僅牽著自家的愛犬,也牽出養狗人士的文明素養。
養狗本是個人的自由,但養什么狗、該如何養狗都是有相關法律法規明文規定的。重慶4歲男孩被狗咬傷事件中,寵物店主飼養的比特犬在國際犬業聯盟猛犬類排名第一,可以在3分鐘內咬死2頭牧羊犬,被全世界大多數城市列在了禁養名單里。將這樣的烈犬公然拴在人行道旁,不但是違規之舉,更對別人的安全帶來了很大影響。
據國家疾控中心統計,我國每年有2000多人死于狂犬病毒,大部分都是因為狗的咬傷??袢《喟l,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部分寵物狗并未注射狂犬疫苗。因此,文明社會里,如何正確養狗也是愛狗人士的“必修課”,關系著每一個市民的切身利益和安全。
除了傷人和傳播疾病,遛狗時不拴犬繩、犬只隨地便溺、犬吠擾民、犬驚擾行人等現象經常發生,不文明養犬給城市文明帶來的影響日益凸現,“狗患”逐漸成了一個市民關注的熱點和城市管理的難點。
再聰明的狗也無法用素質和文明去衡量和約束,因此,狗的問題其實就是養狗人的素質和文明問題,治理“狗患”,重在人為。
一方面,應該健全相關規章制度,喚起養狗人的責任意識。嚴格要求養狗人文明養狗,消除安全隱患,對養狗人開展安全教育,告知需要承擔的公共社會責任,如為所養的寵物狗辦證登記、定期打疫苗等。只有把相關管理與服務有效對接,才可能達到應有的管理效果。
另一方面,也應該加大對流浪狗的收容、治理力度。目前,已經有一些地區設立了流浪狗收容中心,但運營成本很高,耗資不菲。因此,在讓流浪狗找到歸屬的同時,也可以試著動員社會愛心力量參與收治流浪狗。對一些存在巨大安全隱患的“惡狗”“瘋狗”“毒狗”等,管理部門必須事先采取有效措施,把防范工作做到前面,杜絕烈犬傷人的事件發生。